社区空间微更新的上海探索
随着上海市建设用地面积接近"天花板",近年来上海市社区改造工作更加强调低影响和微治理,更加注重社区空间微更新,并在此方面展开积极探索。本文从政策制度、城市实践、行动模式与改造内容四个方面总结上海市近年来在社区空间微更新方面的经验,以期为社区改造相关规划从城市层面提供行动借鉴。在政策制度层面,上海市初步建立"2+N"法规体系;建立三级组织架构,并探索形成社区规划师制度。在城市实践层面,通过三层级规划编制体系、"15分钟社区生活圈"以及与城市节事结合的社区微更新改造活动,开展多路径微更新实践。在行动模式层面,政府通过搭建多方参与平台主导改造进行,逐步形成专业人士、第三方社会组织与企业三类推动主体,探索共同缔造行动步骤并注重社区自组织培育。在改造内容层面,更加强调先进设计思潮的引入,不断涌现出人性化与趣味性相结合的优秀成果。总之,当前上海的社区微更新在政策制度、实施路径、更新内容方面均处于积极探索与不断完善的阶段,不断涌现的社区微更新实践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也为后来的微更新提供了相应基础,推动制度、路径以及内容的不断探索。
社区改造 微更新 上海
王琪 卢银桃 王珊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7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