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有机更新视角下的历史城区建筑资源评价与保护研究--以长沙市天心区为例

  城市发展过程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是传承城市文明和延续城市根脉的重要原则.这要求城市的规划建设既不能对历史建筑一律拆除,也不能任其衰败而坐视不理.近年来,国内部分城市通过有机更新方式,在保留传统风貌和城市特色历史文化前提下,探索历史城区整体性旧城改造,在尽可能保留历史建筑、历史遗迹和遗存等条件下改善旧城区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实现历史文化环境与现代生活协调发展的目标.这为新时期中国新型城镇化、城市有机更新等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但现有的实践和研究,其关注对象侧重经济发达的特大城市、视角偏宏观、内容偏实证归纳等.2017年被住建部列入"旧改"试点的中部城市——长沙市,通过对老旧小区、历史城区进行提质改造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此背景下,长沙市天心区在历史城区地域范围内,基于GIS数据库技术,对辖区内17个社区共计6665栋建筑设计一套集现状建筑数据组织管理、数据统计分析及直观表现于一体的资源库,同步构建4维度6大指标评价体系,对历史城区建筑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和价值识别,根据识别结果对建筑资源进行分类并予以管理:建筑价值高的需严格保护;建筑价值较高的以保护、保留为主;建筑价值中等的以保留为主;建筑价值较低的以整治为主;建筑价值低的以拆除为主.

有机更新 历史城区 建筑评价 保护研究

段献 崔海波 王柱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长沙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

国内会议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10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