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效益评价的住区太阳能利用规划研究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新时代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国土资源规划的重要内容.这使得如何更好地完成减碳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能源规划管理的重要议题.太阳能是唯一适宜在城市中大规模推广的可再生能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然而现有的城市规划中的太阳能利用规划管理存在着街区整体利用缺乏抓手工具,相关决策缺乏科学依据等问题.本文基于碳平衡理论,对城市能源规划中的太阳能利用减碳量进行量化,构建城市太阳能利用的碳效益评价规划方法.得到太阳能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收支平衡辐射阈值为光热部件171.42kWh/㎡?a>光伏部件152.28kWh/㎡?a,且光热单位面积减碳效益优于光伏.而后以此作为规划策略,对武汉市不同形态的住区建筑太阳能利用进行情景模拟,以获取最优减碳方案.结果 显示,优先利用光热,满足日常需求后富余部分采用光伏利用可获住区最大减碳利用.在单位用地面积碳效益上,呈现板式>混合式>塔式>独立式>围合式的差异.
城市太阳能利用 住区 碳排放 碳效益
张海隆 徐燊 李志信
华中科技大学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1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