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数字化实践与推广--广州历史文化传承与名城保护精细化管理的探索之一

  历史建筑作为具有明确的法定身份的建筑类型,在全国范围内是数量庞大的保护类建筑固定资产,国家对它的管理审批、保护和利用指引、文化承载和传承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历史建筑具有数量多、产权复杂、使用平民化、欠缺活化利用的活力等多种特征,催生了数字化手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文章提出历史建筑是保护的基础,文化是保护的核心,数字化技术是保护的手段,活化利用传承是最终的目的。广州从面向行政管理者、专业及非专业使用者和社会大众三个角度出发,通过近年来数字化建档、三维测绘、制定数字化标准、CIM平台探索、广府茶楼专题平台建设、与新媒体平台合作等多项工作,探索广州名城保护精细化管理的数字化路径,并对下一阶段全国历史建筑和名城保护的数字化推广工作提出了长远的建议。

历史建筑 数字化 名城保护 文化传承 精细化管理 宣传推广 全生命周期

李筠筠 叶嫦君 杨华 丁冠蕾

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名城保护处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总规部

国内会议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13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