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理论视角下北京历史水系复建比较研究
随着中国城市逐步由"生产型城市"向"消费型城市"转型,城市文化和美学的要素正逐渐成为城市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此背景之下,场景理论从消费和美学的角度,为后工业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现象建立了新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框架。目前对场景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领域,缺乏对场所营造的物质特征的精细化分析。因此本文以北京复建历史水系公共空间为例,在场景理论的分析框架之下,构建了滨水公共空间物质空间营造指标评价体系,并且通过内容分析法、使用后评价(POE)方法,对滨水公共空间的场景符号意义的表达及活动特征进行分析,初步探究了北京复建水系场景的物质结构-符号意义特征-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场景设计的角度对城市滨水地带的公共空间场所营造提供有益借鉴。
场景理论 水系复建 内容分析 使用后评价(POE)
甘草 尚月泰
清华大学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3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