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建筑现象学的山地历史街区街巷空间知觉体验研究--以重庆磁器口古镇为例

  我国山地历史街区存在建筑风貌参差不齐、街区空间尺度狭小、地理高差变化较大的物质条件,并伴随着大量人流,造成街区外部空间杂乱、拥挤。近年,随着现象学方法论的发展,"存在、知觉"两个相关性概念的提出,对山地历史街区的具体认知提供了理论依据。运用建筑现象学的"知觉、存在"理论,以重庆市磁器口古镇为例,对具有追溯传统、场所重现等功能的山地传统街区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了分析,采取从客观存在到主观感知再反馈于物质空间的分析方式,从空间结构、建筑肌理、巷道空间、建筑空间分析磁器口的物质空间,从空间尺度、空间形态、人的行为活动以及基础设施营造四个方面来阐述人的主观知觉体验,从中提取出客观存在的物质空间和行为体验之间的关联,提出回归场所的街巷空间设计策略。

建筑现象学 知觉与体验 山地历史街区 场所

黄圣翔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国内会议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11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