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水利空间规划设计--以雄安新区环起步区生态防洪堤为例
在人类与自然的诸多斗争中,与洪涝灾害的斗争是最为典型和持久的一种,并贯穿在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堤防工程,是世界上最早,也是使用最广泛的防洪措施。在与洪水的一次次斗争中,人类逐渐从理念上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堤防建设从"与水争地"向"把更多的空间留给自然"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人与水过度隔离的消极关系,建立人水和谐的弹性空间,在保障城市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城市综合品质。雄安新区环起步区生态防洪堤规划以城市水利空间为物理载体,在平面布局和竖向空间内,通过功能整合协调,使堤防工程同时满足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技术生态的要求,兼具保障城市综合安全、增强城市韧性、修复生态环境、保护历史遗存、注入城市活力的作用,扎实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雄安之道。
生态文明 雄安新区 生态防洪堤 空间规划
沈璐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5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