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生态地区机场周边城市设计策略研究--以三峡临空经济区为例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各地城市纷纷依托机场规划建设临空经济区,利用机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快速聚集各类新动能产业发展要素,将其打造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但过于强调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城市开发使区域原有的空间特色和景观风貌严重丧失。转变规划理念和方式,深入挖掘体现城市品质的载体和要素,突出地方特色和人居环境的空间营造,不仅是解决城市具体空间问题和矛盾的方法,更是构建美好城市空间、实现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三峡临空经济区在量化分析现状地形地貌及自然敏感空间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提炼总结各类适应新型经济类型的空间模式,采用"低冲击、亲自然、高弹性"的设计策略,构建了"山水城共融"的绿色新经济空间营造图景。

新动能 生态敏感 城市设计 空间模式

张帆 傅红昊 温义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15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