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众创背景下科学城空间形态优化研究--以北京未来科学城为例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在强调自主创新和科技强国的时代背景下,科学城建设蓬勃发展,但出现创新动力单一、创新活力不足等问题,而众创空间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创新主体,表现出较快的发展速度和较强的创新潜力,能够丰富创新主体和创新链条,为科学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科学城的空间形态应当适应新经济形态,优化空间营造策略和方法,优化空间形态。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典型科学城的空间形态,总结科学城空间形态特征模式;通过研究众创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众创特点与需求,作为科学城空间形态优化的依据。以北京未来科学城周边地区为实证研究对象,提出"众创单元"和"众创圈"模式,完善众创资源布局;探讨用地布局及管控策略,构建众创单元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产业协作,构建圈层-链式-网络化的功能结构;丰富创新空间,构建多中心复合的圈层式空间结构;从众创视角出发,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探讨科学城空间形态优化策略。

科学城 众创空间 空间形态

尤方璐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国内会议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16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