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国家湿地公园编制初探--以山东钢城大汶河国家湿地公园综合规划为例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相继对湿地保护作出重大部署,并把湿地纳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大局中进行谋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都将"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列为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把高质量的湿地生态系统作为美丽中国实现的重要标志。作为特定的流域型国土空间,湿地公园具有要素多样、利益主体多元、用途多种、学科多个等特点,受原有体制限制,湿地公园规划的编制内容、深度和广度尚未形成指南或共识。作为国家空间规划下的专项规划,湿地公园规划亟需构建完整的编制体系及目标框架,融入国土空间的"一张蓝图"。本文以山东钢城大汶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针对湿地公园的特点,尝试构建涵盖全域全要素的湿地公园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编制体系,形成从"顶层战略-中观空间-微观设计"的"多规合一",从"四线划定"和"五大维度"形成约束性和引导性的编制内容框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命运共同体的协调发展,为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的"一张蓝图"奠定基础。
国土空间 湿地公园 规划编制体系 全要素
马骁 曾新春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1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