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县域生态红线划定研究
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应对生态问题在环境保护方面思路的重要创新,是协调各方利益与职责实现生态管控系统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实现区域高品质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现有生态红线划定在中小尺度与网络连接性方面应对有所欠缺,造成划定结果粗放、空间缺乏联系、生态整体效应难以体现等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兼具系统性与针对性便于县级区域进行实践的管控"底线"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生态安全格局与生态红线理论研究为前提,明确两者协同研究的可行性与优势,以应对县域生态保护工作必要性和复杂性等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提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源地-廊道-缓冲区"生态红线划定方法。并以汝阳县为实证对象对县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识别,以安全格局核心空间要素为依据形成包含刚性分级管控区、弹性保护区和分级管控廊道的县域生态红线方案,为县级生态空间管控体系建设与优化提供有益借鉴。
生态红线 生态安全格局 县域
袁鹏奇 许忠秋 朱振威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南分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2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