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传统村落交往空间定量化评价探析--以雅安市富民村为例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保留着农耕文明、乡规民俗、传统乡土风貌,是活态的、生产生活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传统村落的价值核心与保护关键:活态延续生产生活中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根植于社区,交往空间承载了社区的社会生活,是文化植根的重要空间。本文旨在分析如何将交往空间进行合理的评价并得到优化建议。归纳交往空间现状问题,分析三种文化需求,包括:文化主体(使用者)需求、空间对文化的适应程度(定量分析)、村落文化特色的空间需求。分析方法:AHP适用于主体视角的空间感知,确定主体评价因素及权重;Depthmap与ArcGIS定量分析空间可达性、可视性、区位;挖掘特色文化,以社会设计手法强化空间的产业推广力。最后,耦合三种文化需求,得到反馈需求的空间设计指引,主要包括空间点位、恢复的民俗节庆、更新时序和重点、增加的设施、功能更新类型、更新意向图、空间拟支撑的产业、传承的文化等。

传统村落 交往空间 定量 评价

郑曼文 崔珩 邓方荣

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长沙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部

国内会议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14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