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空间保护--以岚城古城为例
当前,许多与传统生活相关的空间逐渐消逝,如何激发民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情并保护其传承的空间载体,是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该文以岚城古城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古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其面临的困境,之后以人地一体保护视角出发,通过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空间,旨在探究两者之间关系的紧密度。最后创新性地提出体验式保护与开发路径,并探索出4种模式:传习所实操式、活态博物馆式、主题体验式、空间感知式,通过物质空间叙事性的功能组织、合理分类的交通动线、互动性的节点标识以及场景再现式的景观小品等手法,从展示、参与、互动、传承等多维介入,为古城的空间保护模式提供可参考的活态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空间 体验式保护 人地一体
李思月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1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