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基因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与振兴路径探究--以仙桃市渔泛村为例
传统村落作为农耕文明的见证者,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体。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发展正在加速转型,区别于一般乡村,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的权益在此期间在难以找寻平衡点。如何保证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统村落振兴的目标共同实现是现如今传统村落在保护和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剖析了传统村落在文化保护和开发中遇到的困境,并受生物遗传学的启发,引入文化基因的概念,来构建传统村落振兴框架,在生态文化层面采用文化基因生态保育的方式来实现生态修复,在精神文化层面通过文化基因活态传承的方式实现特色文化品牌的打造,在建筑风貌层面通过文化基因类型植入的方式实现村落风貌的保护,在产业经济层面采用文化基因功能植入的方式实现文化要素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变,以期实现传统村落保护与振兴协同发展。
文化基因 传统村落 乡村振兴
杨瑾 杨红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2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