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垃圾资源化的城镇空间应变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环境和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同时,生活垃圾产生的数量和种类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的种类众多,有着不同的成分、属性与利用价值。但是与日俱增的生活垃圾已成为困扰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重大问题,垃圾围城已经给城市的绿色发展敲响了警钟。对于国内的垃圾处理难题,本文参考了日本和德国对于垃圾处理模式,同时探讨了我国国内垃圾处理现状。随着垃圾资源化的过程中,笔者对国内现有的垃圾处理模式进行探讨,包括分类、收集、转运、处理四个处理阶段,并且对垃圾处理的各个阶段分别提出了优化策略。同时针对不同处理阶段,探讨各阶段新型处理模式对城市空间造成的影响以及未来空间变化趋势。

垃圾资源化 垃圾分类 垃圾处理模式 空间治理

于睿霖 毕凌岚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国内会议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11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