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量发展背景下的北京集体产业用地规划研究
集体产业用地承担着经济发展与农民保障的双重职责,但因长期无序蔓延,总量规模较大而单位产出较低、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多发,是北京当前重点"减量"对象。本文梳理了集体产业用地的历史沿革、现状特征和政策导向,总结了北京多轮试点探索,借鉴了其他省市经验。针对北京减量发展的特殊要求,本文力图打破"就规划论规划"的局限,从"规模管控、用途引导、品质提升、农地入市、编审管理"等5个方面,针对后续政策制定和规划编审等,研提了13条对策建议:规模差异管控、强化三级统筹、明确职能定位、建设保障住房、划定管控分区、确定要素体系、完善土地权能、畅通入市路径、推进确权登记、搭建交易平台、强化风险管控、明确编制体系、确定审批流程等。
北京 集体产业用地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减量发展 品质提升 用途管控 编审管理
刘坤 吕海虹 张晨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9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