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管理目标的我国自然保护地分类研究

  我国于1956年设立了首个自然保护区,之后逐步建立了自然保护地体系,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自然保护地体系分类是最为关键、最为急迫的问题之一。本文从管理目标入手,提出了针对自然保护地分类的管理目标框架,其主要由"保护利用对象"、"保护利用强度"、"功能定位"三个层面构成,又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自然保护地保护利用对象属性评估体系框架、保护利用强度分级体系、功能定位框架,由此建立起完整的框架体系。在此框架的指导下,本文对我国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现状问题进行解读、对国际IUCN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进行研究与借鉴。最后,本文基于管理目标提出了我国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将整个自然保护地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保护地、线性保护地、资源利用保护地五大类,并对各类型的自然保护地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自然保护地 分类体系 管理目标 保护利用对象 保护利用强度 功能定位

金程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18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