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城市视角下湿地公园建设及管理的优化策略--以荆州市明月公园为例
城市发展速度不断提升的同时,自然或人为的灾害对其造成的破坏也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韧性城市理念的提出得到广泛关注。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在提高城市抗灾能力、生态调节能力上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湿地公园建设的开展,也暴露出各种规划、环保等方面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具有生态保护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韧性城市视角下分析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与发展现状,可以在提升湿地公园建设及管理质量的同时提升城市韧性。本文以湖北环荆州古城国家湿地公园环线中的明月公园段为研究对象,在韧性城市视角下分析了该公园在前期规划、中期建设、人群活动及后期管理的整个长时间的动态演进过程。提出应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以城市公园设计手法与自然湿地保育措施有机结合为原则,以提高湿地公园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来进行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为提高湿地公园建设质量和提升人居环境提供参考。
韧性城市 湿地公园 公园管理
彭雨晴 郭亮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1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