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8年黄河流域粮食生产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利用2000-2018年黄河流域330个县域单元粮食产量数据,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以及标准差椭圆模型分析了黄河流域粮食产量的时空差异和时空格局的演变特征.研究发现:①黄河流域的粮食产量不平衡程度缩小,并在2013年以后趋于稳定.②黄河流域粮食产量总体差异缩小,区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较高;黄河流域的粮食产量内部差异排序为:下游<中游<上游.③黄河流域粮食产量存在较强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冷热点分布变化明显.从全局Moran's I上来看,黄河流域粮食产量经历了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从冷热点分布上来看,2000-2018年黄河流域的粮食产量热点地区集中在黄河下游地区,冷点集中在上游和中游地区,并呈现团状分布.④黄河流域粮食产量空间格局存在东西向的方向性特征,并且西北地区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强.
黄河流域 粮食产量 时空差异演变 演变特征 空间格局
郭树明 刘兆德
山东建筑大学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1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