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基于2000-2017年环渤海地区各地市人均GDP数据,运用泰尔指数、标准差椭圆、探索性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及其效应分解分析影响因素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①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呈现核心-边缘结构;区域差异缩小,区内差异远大于区间差异;东北-西南向格局特征明显,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东北-西南方向趋向极化,西北-东南方向趋向扩散.②局部空间自相关特征变动较大,集聚分布趋势增强,异质性减弱.③直接效应方面,非农产业结构、工业化对本地经济发展正向作用最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外资也有一定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阻碍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间接效应方面,本地区非农产业发展、财政投入对邻近地区经济发展产生负向溢出效应;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正向影响.总效应方面,工业化、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起促进作用;财政支出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负向关联特征;城镇化、外资的作用系数为正,但在统计学意义上不显著;非农产业结构作用系数为负,同样在统计学意义上不显著.最后提出促进环渤海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相关建议.
经济发展 时空特征 区域差异 空间效应分解 环渤海
林志文 刘兆德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9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