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大都市阴影区"时空演进及形成机制探析
"大都市阴影区"是中心城市在集聚与扩散作用下对其周边区域发展形成负效应的一种现象.文章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利用基于时间距离改进的断裂点公式和城市综合发展联系强度法分析界定了2008-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内的"大都市阴影区",分析其时空分布差异和发展现状,研究表明:①京津冀城市群内的"阴影区"在2008年-2017年在不断扩大,且未有消解趋势.②阴影区主要存在于以北京为中心的西北和西南区域,石家庄周边区域也出现了"阴影集聚带";③随着高速交通网的发展,北京的吸引范围和阴影区沿高速交通通道扩张,但其他城市的吸引范围并未因此扩张,廊坊和保定地区出现"多重阴影区"效应.最后探讨了由地理、政策和自身发展等原因造成的不同类型阴影区形成机制差异,以期为消除京津冀发展阴影区,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提供思路.
大都市阴影区 京津冀城市群 区域协同 断裂点理论
李佩叶 王柳嫣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8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