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京津冀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实现区域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目标,县域经济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京津冀地区137个县级行政单元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利用冷热点分析法、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法等分析方法,计算并分析2018年京津冀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①京津冀地区西北部的经济规模整体低于东南部地区,形成"东高西低"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②从经济发展的冷热点分布上看,京津冀经济规模总量的冷点-热点呈现两极分布的特征,北京-天津以东的地区经济发展呈现热点集聚,而西部以及部分南部地区则呈现冷点集聚;③从影响因素分析上看,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对京津冀县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正向影响;土地利用程度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负影响。京津冀地区应继续做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突出各区域战略功能定位,重点扶持京津冀内部生态涵养区发展。

京津冀 经济发展 空间特征 影响因素

张云飞 彭千芮 孙立

北京建筑大学 天津大学

国内会议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8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