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态博物馆"理念下的山地风貌区更新研究--以重庆通远门城墙段及沿线社区为例
遗存历史风貌区在城市现代化更新中面临着发展滞后与活力衰退的问题,以社会共享与功能置换取代重建是缓解文脉断裂与地域特征消失的举措之一,将培养社会文化自信的精神文明建设植入人居环境的实体更新中。本文结合对重庆通远门城墙段沿线山地风貌区的更新设计实践,将"Eco-museum"理念运用于中心城区,营建成古今并重、功能复合的"活态博物馆",转化为原生山地城巷为基底的城市形象展示与博览游憩公共空间,构建以地域特征为主题的多类型展品体系,包括空间肌理、建筑景观风貌等实体遗存与历史故事场景、风土人情等非物质文化符号叠加,并通过引入现代方式与活动策划对其进行展示与传承,试图在延续城市文脉、利用原有地域元素及活力塑造的方面寻求将失落历史风貌区建设成为可持续、动态发展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出路。
城市更新 山地城市 活态博物馆 地域特征 老旧社区
江子莹 刘骏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3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