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共同体"视角下旅游型乡村振兴的问题及规划思考--以南京佘村为例

  学界认为中国传统农村是一种守望相助的共同体,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乡村共同体日渐式微。乡村振兴内涵不断丰富,以旅游发展激活乡村要素,带动乡村发展成为许多乡村实现振兴的选择。乡村旅游不断迭代升级,但亦暴露出许多问题,尤其是村民参与的问题,新型"共同体"的重塑成为新呼唤。南京佘村为都市近郊乡村,2017年8月,其王家村被确定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本文选取南京江宁区的佘村作为实证对象,在"共同体"的视角下,剖析其在依托旅游振兴乡村时面临的问题,主要有新经济利益关系未建立、村民角色边缘化、公共设施供给思维偏差及空间不统一等问题。基于"共同体"理念的内核,本文提出后续的规划路径。最后,提出对于当前乡村规划的若干思考。

"共同体" 乡村振兴 旅游 佘村

祁娴 姜珂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安分局

国内会议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11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