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理念下美丽乡村基础设施评价研究
美丽乡村创建的过程中,基础设施普遍存在建设缺位、内部不协调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大西安64个美丽乡村基础设施的实地调研,从"生态修复、生活保障、生产服务"的功能视角展开评价。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乘法集成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然后,通过空间分布特征、平均值、变异系数分析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及其差异性。结果 表明:(1)总体来看,生态修复、生活保障型设施优于生产服务型设施。(2)基础设施整体水平较差,基础设施薄弱乡村占比较大、基础设施便利乡村其次、基础设施完善乡村占比最小。(3)限制三类乡村基础设施发展的因素各异,其中短板问题最突出。研究发现大西安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存在县域发展不均衡、村内结构不合理、后期管护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优化建议。
美丽乡村 基础设施 建设水平 差异性
马伟 杨海娟 陈玉莹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9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