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生"协同的山地乡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及规划布局研究--以重庆永川区永钢村为例
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散居的居住形态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乡村发展,整治规划乡村居民点势在必行.本文以重庆永川区永钢村为例,从生态、生活、生产三方面出发,通过禁建因素、可建因素两大因素和14项指标构建永钢村乡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引入禁建因素影响系数,综合采用禁建因素多因子综合影响系数法与可建因素多因子分级加权指数和法构建乡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评价模型,对永钢村乡村居民点整治综合潜力进行量化处理,分析得到永钢村村域有接近一半的土地受到各方面管制,禁止建设;整治潜力较高的区域面积为80.88公顷,占到村域土地面积的8.93%,主要集中在省道417与小安溪之间的区域和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周边区域.最后根据实际过程中控制建设投资最少、控制整治效果最优和控制建设投资与整治效果适中三种不同的规划需求,相应地确定需要搬迁整合的居民点规模,通过ARCGIS模拟不同情境下新增居民点的最优位置,从而确定乡村居民点的规划布局草案.研究结果可为永钢村乡村居民点整治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对其他乡村居民点整治规划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生协同 山地乡村 永钢村 乡村居民点整治潜力 情景模拟 乡村居民点规划布局
张明睿 谭文勇 唐智莉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0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