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式发展视角下的普通乡村发展路径探析--以韶关市龙归镇冲下村为例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现代性成长正逐渐消解维系乡村发展的传统基础,乡村"散沙化"严重,缺乏内生动力,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模式已经无法有效解决乡村可持续发展问题,由此关注内生力量培育的内源式发展模式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条选择路径。而普通乡村在资源要素匮乏、外部力量缺位的困境下,如何形成内源式发展更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普通乡村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国内外内源式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普通乡村内源式发展的关键点,即以内生资源产业化发展为基础,以地方自治组织建立与村民参与为核心,以地方身份认同为精神内核,同时强调与外部环境的动态互动,最终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最后,以韶关市龙归镇冲下村为例,基于内源式发展的价值导向和该村现状,从多元自治组织的架构、产业经济发展、文化认同感增强、生态环境修复资本化等角度,构建了村民凝聚自组织、资源内生自整合、客家记忆自焕活、生态环境自赋能四大规划策略,以期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内源式发展 普通乡村 自治组织 发展路径
韩迎 赵晨西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1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