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乡土视角下乡镇小学特色化发展路径--以张家港市金港镇德积小学为例

  小学是孩童集中培养认知、形成家乡意识的第一个场所。小学的变迁映射出乡镇的发展与时代的特征,一所耕植百年的小学是联系几代人成长记忆的触媒纽带,更是展现当地乡土文化与特色的重要载体。德积小学位于张家港德积街道办,百年来泽润一方,培养了大批莘莘学子。本文从乡土视角,立足历史、人本、空间三个层次挖掘德积小学的特色化发展路径:以史着手,梳理小学自建校以来的物质空间与社会关系变迁,解析不同阶段凸显的乡土特征;以人着眼,透过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德小"人的上学轨迹演绎学、街、河、人相互粘连形成的乡土网络;空间为本,以新时期小学内部的儿童农场、劳动工坊、乡土小品等空间容器为依托,转译特色化的乡土符号。在当前小城镇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以期为乡镇小学的更新与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乡镇小学 乡土特征 乡土网络 乡土符号 特色化发展

陈翰文 陈碧娇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12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