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大城市混合住区公租房住户与其他居住者关系研究--以上海市租赁房小区为例

  公共租赁房是政府以租赁形式为中低收入者提供的保障性住房,是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解决城市房屋紧缺难题的常用手段.2010年,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鼓励加快建设公租房.但是在建设和使用过程总存在着各种问题,尤其是由于建设方式的不同带来的不同社会阶层居民间的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采取案例研究与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上海市租赁住房住区进行研究.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现场观察、统计数据分析等,对住区内居民的社会构成进行分析,并对不同属性的居民之间的相处情况进行调查,找到居民融洽或者相互冲突的基本成因.研究进一步对居民社会属性与相处关系的因果关系假设进行分析,揭示身份差异造成住户间矛盾的作用机理.同时,对造成居住者之间矛盾冲突的身份差异要素进行深入分析,揭示收入、职业、籍贯、受教育程度等居民属性对居民身份界定的影响.论文指出,在租赁住房与商品住房混合住区,为了解决两类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由居民动议修建围墙以解决日益严峻的冲突.论文试图针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评价并给出更为合理的解决对策.论文最后对当下中国上海的租赁住房建设提供一些建设性建议.

混合型住区 租赁房 居住者关系 大城市 上海

张贻豪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12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