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健康问题的公众响应-基于心理距离的研究
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具有典型公共事务属性,关乎每一位劳动者乃至整个家庭的生存与发展,其有效治理离不开公众的参与与响应.本研究通过二次响应面回归分析的方法,基于心理距离视角探讨中国公众对职业安全健康议题的认知距离、情感距离、预期距离、行为距离及其之间的响应情况.对2386份有效的样本数据统计与响应面回归分析发现:(1)公众对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呈现较近心理距离,说明公众对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具有高内生关注倾向;(2)公众对职业安全健康心理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行为距离<情感距离<预期距离<认知距离;(3)公众对职业安全健康的认知距离、情感距离、预期距离与行为距离存在缺口,其"缺口型"群体的占比高达81.25%;(4)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认知距离、情感距离、预期距离均能显著地预测行为距离;(5)公众对职业安全健康的认知距离与情感距离一致性对行为距离呈"递减"响应;认知距离与预期距离一致性对行为距离的响应呈现"凸形"变化;整体上情感距离与预期距离一致性对行为距离呈"递增"响应,但最终趋势仍为情感距离与预期距离缺口越小时,行为距离越近.研究为认识与改善公众对职业安全健康的响应现状,提升职业安全健康治理的有效性提供借鉴.
职业安全健康 心理距离 公众响应 响应缺口
李姗姗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77-83
2018-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