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空间集聚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途径,是我国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之一。在当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长久愿景和经济发展阶段已经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论断下,对于我国不同主体功能区,其集聚经济发展程度对经济增长有怎样的影响以及存在的差异,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科学发展问题。本文对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构建了扩展生态内涵的空间集聚指标体系的GMM估计模型,并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原则分别考察了我国整体、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的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优化开发区当前空间集聚程度并不有利于其经济增长,而重点开发区与我国整体估计结果趋势一致,区域内产业集聚和区域间集聚均能够显著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因而需要针对地区生态承载力和集聚程度,制定差异化个性化的区域发展战略。

主体功能区 空间集聚 经济增长 GMM估计

刘又畅 王文平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1189

国内会议

第二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年会

福州

中文

1132-1140

2018-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