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论乡村振兴建设中的设计思维范式转型

  近四十年来,中国快速城镇化发展取得世人瞩目的 成就。但是,也带来中国村落快速消失,乡村凋敝等“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成为新时代重要主题,其设计思维范式发生了变化:从上世纪20-30 年代的知识分子视角,俯视“改造乡村”来推动乡村复兴运动;80-90 年代规划设计师以城市样本来改造乡村,形成政府推动“城市化”景观的新农村建设;近10 年来以推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美丽乡村”建设。其中的共性在于以俯视视角、以“物件中心”取向的乡村设施、乡貌美化的设计范式。乡村振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由“物”向“人”为中心的价值和平等叙事范式转向,协调权利、资本、村民、游客等各方利益方,通过系统流程管理和定时序列,将村民、游客的需求,用户与服务中的交互、触点和阶段相联通,形成服务生态系统,从而在乡村建设中为乡民的个人经验、身份认同、文化历史记忆的乡村体验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乡村振兴 思维范式 文化认同 平等叙事

徐习文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设计理论与国家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第五届中国设计理论暨第五届全国“中国工匠”培育高端论坛

上海

中文

134-140

2021-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