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气象部门可持续减贫的实践与思考
2016 年以来,中国气象局积极响应脱贫攻坚战略,主动顺应国家国扶贫开发战略重点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阶段的需求,推进气象助力精准脱贫的实践,取得显著成就。但与此同时,气象与贫困之间关系的认识还不深刻,限制了气象在科学扶贫的作用发挥。在此基础上,探索开展气象可持续减贫,致力实现维持脱贫成果、遏制贫困恶化、对抗长期贫困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一方面气象可持续减贫面临着气象灾害的挑战、气候变化的冲击、气候资源开发与生态系统稳定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于气象部门来说,气象可持续减贫也有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挖掘气候资源、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着力点。在此基础上,建议推动气象融入可持续减贫大格局,发挥气象可持续减贫功能作用,建立气象可持续减贫长效机制,使得具体的举措真正能落地、能指导、能产生效益,为可持续减贫奠定基础。
气象减贫 减贫机制 可持续发展 气象灾害 气候变化
孔锋 林霖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北京 100084;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81 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81
国内会议
福州
中文
302-309
2018-1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