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张仲景方》之流传与演变

《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因其"博采众方"最早以辨证论治体系详细记载了大量方剂,故又称为"方书之祖",对后世中医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西晋王叔和对其整理,即为《张仲景方》,始著录于《隋书·经籍志》,《张仲景方》一书流传明晰对《伤寒杂病论》在后世演变考证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千金要方》《唐会要》《外台秘要》《校定备急千金要方后序》存文和其书名在诸多医书及"史志"出现证明《张仲景方》在隋唐未佚;根据《宋志》和《崇文总目辑释》记载与刻板印刷术的出现分析五代离析的原因并阐述离析后分成两大部分的现状。纵观其流传演变过程可知,王叔和整理成《张仲景方》十五卷,其中包括《辨伤寒》(后称《伤寒论》)和《杂病论》(后称《金匮要略》)。《伤寒论》之传本,以孙思邈本《伤寒论》和宋本《伤寒论》的内容保存得最好,最接近《张仲景方》的古貌。
张仲景 《张仲景方》 王叔和 《伤寒论》
钱超尘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15-18
2018-10-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