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山"模式下的山地乡村振兴策略研究--以金秀瑶山滴水村为例
山地乡村是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的重点对象。本文通过引入日本"里山"的概念和乡土实践经验,结合金秀滴水村的案例分析,提出了针对我国山地乡村的乡村振兴策略。山地乡村具有景观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符合"里山"的内涵所指,即"人-自然"复合的社会-生态系统,因此"里山"模式所提倡的与生态自然保护相结合的乡村发展对于山地乡村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以滴水村为例,生态文明导向下的乡村振兴应充分重视生态环境的维育,在全面的调查与评估基础上进行系统性规划与设计;产业发展方面,应探寻生态环境在经济效益上的可能性,提升现有产业的生态附加值;乡村治理方面,应扶持和培育村民自组织,提升村集体自主决策和发展的能力,从脱贫期的外援式发展转向内生式发展。
"里山"模式 乡村振兴 山地乡村 生态环境 自然保护
董慰 杨亚妮 李罕哲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9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