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特征演变与机制研究
巴渝地区传统乡村聚落特色鲜明,进入工业化时期后又不断发生着转型与重构,解析其演变规律与机制有助于为当下乡村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以巴渝历史文化名村以及工业化时期典型村为样本,采用形态类型分析、GIS空间分析,从用地形态、建筑肌理及建筑类型及组合等方面研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特征、演变规律及生成机制。研究表明,农耕时代重庆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灵活自由;工业化时期以来乡村聚落用地由耕地指向转为交通指向,整体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特征;肌理形态由地域环境、宗族文化导向转变为社会经济及规划导向;建筑单体逐渐单一,呈现规则简洁、统一的建筑形式。以上演变特征即体现时代发展需求的变化,又体现传统营建思想适应性与延续性。
巴渝乡村 工业化 空间形态 演变机制
李旭 张友成 马一丹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7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