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城市老年人公交出行与建成环境关系研究--基于十堰市IC刷卡数据

  在我国老龄化程度日趋加深的背景下,交通出行作为老年人和城市互动的方式之一,将迎来新的社会需求,适老化的城市营建以及交通需求响应已成为当下城市规划、交通等学界领域关注的热点;同时,大数据对识别群体性出行规律和城市空间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以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十堰市为例,以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首先,在Matlab对城区内老年人公交IC刷卡数据的处理的基础上,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总结老年人刷卡站点分布、站点客流分布、OD出行分布、交通小区出行次数等空间特征;其次,选取站点分布密度、路网密度、站点可达性及土地利用混合程度4个建成环境要素,构建交通小区出行次数和建成环境间的回归模型,借助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建成环境对出行次数具有显著相关性,尤其是站点分布密度、站点可达性以及土地利用混合程度的影响程度最大。最后,结合老年人公交出行空间特征以及建成关系与公交出行次数的影响机制,从城市空间、交通布局以及福利保障等方面提出推动公交规划适老化、高品质发展的优化改善策略。

老年人 公交出行 IC刷卡数据 空间特征 出行次数 建成环境

刘凯丽

华中科技大学

国内会议

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9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