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城市文化遗产活化中的空间、活动与社会价值--以上海上生新所和香港大馆为例

  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不仅涉及空间的更新,也包括其中发生的文化事件与活动,物质和非物质状态共同影响着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显现。本文选取上海上生新所和香港大馆为例,通过分析两个案例的管治背景,空间功能,以及举办的文化活动,探索促进遗产社会价值发挥的策略。值得借鉴的方式包括平衡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空间配比,为青年草根艺术家提供创作空间;开展小规模的参与性活动,构建新的社会网络;保障开放空间及其中的免费公共文化活动等。活动的举办需要更多地与社区组织合作,而不仅是精英文化部门或商业品牌,警惕文化品味的单一化对遗产社会价值的侵蚀。

城市文化遗产 遗产活化 社会价值 文化活动

罗洁梅 简祎 钱怡程 陈蔚镇 陈汉云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香港理工大学建筑与房地产学系,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院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

国内会议

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11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