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低等级、形态特殊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路径探索--以深圳观澜碉楼为例

  碉楼是我国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产物,是研究客家文化、粤东南近代建筑史最直接、最有价值的财富。深圳观澜现有碉楼140余座,分布着深圳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碉楼群落,但由于保护等级低、建筑形态特殊等原因,大多数碉楼被闲置或因年久失修损毁,未得到良好的保护利用。同时,伴随快速城市化,部分碉楼被划入城市更新范围,是保护还是拆除,究竟如何保护、凸显价值,成为摆在观澜碉楼面前的难题。本文从碉楼面临的实际困境出发,借鉴开平碉楼保护利用经验,从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全流程技术管理、落实指标管控、扩大价值影响、创新利用模式、提升区域品质、促进多元保障等方面探索低等级、形态特殊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路径,观澜碉楼保护与文脉传承谋划方向。

区级不可移动文物 活化利用 存量开发 历史建筑价值评估

范欢

深圳市龙华区发展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7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