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低碳导向下的城市设计手法初探--以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为例

  随着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加剧,我国提出了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城市规划行业也作出积极响应,但从城市设计角度探讨"减碳增汇"的研究与实践不甚丰富。本文以深圳光明科学城为例,从交通减排、绿色碳汇两个角度探讨低碳导向的城市设计手法,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实践提供参考。在促进交通减排上,宏观层面提出以下两个策略:(1)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减少出行里程;(2)增强土地利用与低碳交通系统耦合性,完善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微观层面提出完善慢行系统路网、提高慢行系统安全性与舒适性的策略。在增强绿色碳汇效能上,从"增量"的层面提出三维扩容,增加绿地面积占比与立体绿化率的策略;从"提质"的层面提出提高绿地系统的连续性、均衡性与合理配置植被单元结构的策略。

碳中和 城市设计 光明科学城 交通碳排放 绿色碳汇

韦易伶 杨铭 何刚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16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