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理论视角下旧城区生活性街道适老性研究--以仁寿县陵州路生活性街道为例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来临,老年群体逐渐成为社会主体,在旧城区中这一特点尤为明显。生活性街道是交通功能和生活功能兼具的场所,也是老年人进行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而在旧城区中,传统的以车为导向的街道空间对于典型弱势群体的老人出行造成了极大不便。因此本文从活动理论的视角探讨老人出行活动与生活性街道的关系;并以仁寿县旧城区陵州路的生活性街道为例,基于现场调研、街景地图从老人通过型活动和老人停留型活动与街道设计的矛盾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现状问题和借鉴国外经验,处理好适老性街道交通性和场所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提出适老性街道设计的几点思考,使生活性街道促进老人将生活空间从室内拓展到室外。
活动理论 老年群体 生活性街道 适老性 交通性 场所性
齐一帆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1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