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NVI-met的城市街道峡谷行道树枝下高优化研究
城市街谷绿化通常被作为应对交通排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措施。然而近年来研究表明,行道树种植降低了街谷中的风速和空气交换,导致街谷中污染物积聚浓度升高。为降低行人污染暴露风险,提升居民的生活空间品质,本文借助ENVI-met,构建了6种枝下高的真实树冠模型,对3种背景风向下理想街谷中的流场与PM10浓度分布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平行与斜交风向下街谷两侧人行面低风速区域所对应的高度随着枝下高的增加而升高,树冠冠幅较大且叶面积密度较高的冠层高度风速最低,垂直风向下枝下高的变化对街谷两侧人行道面风速分布的影响无明显差异。(2)平行与斜交风向下,行人高度处风速随枝下高的增加而增大,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垂直风向下,街谷两侧行人高度处风速随枝下高变化不明显,污染物积聚浓度升高。(3)为缓解行道树种植对行人高度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在平行与斜交风向下,枝下高应控制在6 m及以上,而垂直风向下不宜过高,满足行人通行即可。研究明晰了不同风向下枝下高变化对空气污染物浓度与分布的调控机理,以期能为街谷行道树种植设计提供参考。
街道峡谷 空气质量 行道树 枝下高 流场 PM10浓度场 数值模拟
肖乾坤 李思韬 谢婧 吴昌广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风景园林系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风景园林系,农业农村部华中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2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