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公共空间"灾时应急圈"测度研究--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
疫情的发生让城市规划学科开始反思如今城市空间建设,公共空间作为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要展示城市,为居民提供活动空间,更应该在面对灾难是提高城市的韧性。因此笔者构建了公共空间"灾时应急圈"的概念,基于POI数据和ArcGIS软件,对信阳市公共空间各街道的公共空间"灾时应急圈"空间和与人口的发展协调度、可达性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和小区的覆盖率进行空间测度,为信阳以及类似的城市公共空间优化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研究发现,不同片区的公共空间"灾时应急圈"现状存在巨大差异,湖东街道综合情况最好,但是与公共服务设施的联动性不强;老城区公共空间"灾时应急圈"的建设潜力大;新区单个公共空间规模过大,小区、公共服务设施与公共空间的建设要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匹配;而边缘区兼具了老城和新区的问题,需要提高关注度。
信阳市 公共空间 灾时应急圈 GIS POI
韩迎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0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