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数据的公共服务设施供需匹配度研究--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例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布局和供需平衡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基于POI、夜间灯光等多源数据和GIS空间统计、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重庆市中心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和供需匹配度情况,结果发现:①公共服务设施在空间上分布不均,整体呈现"主核心+多个次核心"的结构,与中心城区"多中心组团式"空间结构相符.②设施布局与人口空间分布形态趋势相似,但设施的集聚程度更高,人口分布更为分散.③教育、医疗、养老、文体游憩4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集聚程度有所差异,文体游憩设施集聚程度最强,养老设施集聚程度最弱.④公共服务设施与人口的空间分布失衡,设施供需匹配度"供大于需"的区域主要集中于主、次核心,而供需匹配度"失配"的区域分散分布在主核心外围的内环线和绕城高速之间,与城市建设中新的人口大量聚集地区较为重合.文章最后结合研究结论延伸讨论了供需平衡的目标导向下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的主要方向.
公共服务设施 重庆中心城区 POI数据 夜间灯光数据 空间分布 供需匹配度
田琳 黄升钶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9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