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口述史的20世纪60-70年代北京地下空间建设史研究
北京地上城市建设在1960年代后期进入了停滞期,而随着国际关系的恶化,开始了以前门地区"北京地下城"为代表的大规模地下人民防空工程的建设.20世纪60-70年代地下空间建设是北京城市建设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实地踏勘、资料获取困难等原因,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的研究.本文以前门地区为例,采用口述史方法对地下空间的建设进行研究,通过访谈防空洞建设和使用的参与者,结合地方志、防空志等相关文献,梳理这一时期人防工程建设的过程,并分析其建设的特点.本文指出北京前门地区地下空间是在紧急备战的形势下广泛发动群众运动,用原始工具和简易方法快速建设形成的较大规模的地下防空网.建设过程表现了成本约束下低技建造技术的应用策略,和应急状态下群众在城市建设中的巨大能量.本文得到较为客观真实的历史过程和建设结果,提供关于地下空间建设的历史材料,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
北京地下城 人防工程 口述史 低技建造 群众运动
罗涵月 王翊加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0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