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口述史对京郊城镇地方认同研究及规划路径--以模式口为例

  地方认同研究在人文社会视角下对开展京郊城镇保护更新的规划路径提供了极为有益的思路。本文以京郊城镇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在传统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引入"地方认同"理论和"口述史"方法,通过对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外地人和本地人自发叙述的口述历史文本进行挖掘,获取不同人群视角下模式口的地方认同差异。然后对模式口居民的口述历史文本进行关键词提取与系统聚类分析,得出模式口村居民地方认同的核心要素为文化习俗、空间场所、地方认知、生产生活、建筑构造。最后对不同核心要素给出发展策略,发挥核心要素作用,为科学指引京郊城镇文化保护与更新提供依据。本研究的创新点及意义在于以新视角和手法研究京郊城镇保护更新的规划路径,打破以往保护更新中更多只关注空间场所这一物质要素的做法,而是重点关注更多承载民众记忆的文化习俗、生产生活、建筑特色等其他非物质要素方面,以期形成保护、更新规划设计的可靠指引。

京郊城镇 地方认同 口述史 规划路径 模式口

李玉婷 魏星 钱云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乡规划系

国内会议

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13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