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长沙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研究
15分钟生活圈的概念最早于2016年《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提出,2018年7月住建部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中更是直接将"15分钟生活圈"概念写入国标,以解决当前居民生活需求与服务设施供给脱节问题。但目前国内15分钟生活圈规划实践尚处于摸索阶段,学术界研究多集中在生活圈划定、分类、现状评估、设施配置、规划实施等细分方向,缺少可操作、易推广、能实施的全流程应用框架。因此,本文以长沙市为研究对象,基于信令数据测度的居住人口,首先将社区边界作为生活圈划定基础,建立聚类与修正规则,得到生活圈单元。其次,以居民小区为评估对象,搜索小区15分钟步行范围内多维度POI设施点后,对搜索结果聚类并挂接降维至生活圈单元,筛选出需要优化配置的生活圈。最后基于粒子群PSO算法,参考反距离权重法并根据"居住人口、设施稀缺度、现有设施影响"三个因子构建设施辅助选址模型,将设施选址合理性的主观考量转换为设施最高适宜值的客观求解。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生活圈划定、评估与配置框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推广性,后续可拓展为规划辅助编制、管理及实施评估的专项模块集成至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平台。
粒子群算法 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公共服务设施 布局优化
吴海平 孙曦亮 周健
长沙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20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