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视角的长三角边缘地区城市发展动力研究--以宿州市为例
安徽北部省域边界等地区因地缘特征,在长三角城镇群网络体系中处于"末梢"区位,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处于劣势地位,在区域交通设施配置、生产要素流动等方面也缺乏吸引动能。但随着淮海经济区、中原城镇群等多区域的协同发展,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的深度推进,省际边缘地区的"物理边界"日渐消融,迎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本文以安徽省宿州市作为典型案例对象和研究支点,剖析基于区域视角的长三角边缘城市的发展特征和区域联系,结合政策机遇、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规律和人口流动规律,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方法,探索此类区域的城市发展动力机制。通过交通一体化、产业协同赋能、生态资源转化、科技要素融入四大战略强化其区域支点功能,实现新一轮城市发展的"洼地崛起"。
长三角 边缘 区域协同 国家战略 产业转移 人口流动 一体化
余美瑛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3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