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空间同位模式下景区与民宿的空间关系挖掘--以天津市为例

  随着旅游行业的迅速发展,民宿作为住宿业的一种新兴业态,在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城市人文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运用天津市市域内景区(2-5A级)与airbnb网站民宿空间数据,首先通过聚类算法确定景区团簇,并识别团簇内民宿.其次量化团簇内景区民宿的空间结构关系及民宿间的空间集散关系,识别各团簇内景区民宿空间关系的分布格局,再而总结景区民宿空间关系中的典型模式.最后基于两者空间关系模式提出民宿与景区发展的优化建议.研究结果发现(1)研究区域内108个景区分为47个团簇,多数团簇内景区数目较少(83.1%).4748个民宿中有3689个(77.7%)位于团簇内部;(2)近郊与蓟州区团簇内景区与民宿的空间结构关系及民宿间集散关系均较紧密,中心城区团簇内景区与民宿的空间结构关系及民宿间集散关系则较疏远,远郊地区团簇内民宿多与景区关系割裂;(3)景区与民宿的空间关系典型模式经总结分为四类,"民宿集中且围绕景区分布-环抱式"、"民宿密集但远离景区分布-分离式"、"民宿围绕景区但分散分布-脱离式"、"民宿脱离景区且分散分布-割裂式".最后基于两者空间模式提出民宿与景区发展优化建议.本文主要为景区与民宿的空间关系研究拓展新的视角,同时探索空间同位模式下空间关系挖掘的新方法.

空间同位模式 景区民宿 空间关系挖掘

武润宇 侯英裕 侯鑫

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国内会议

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12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