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历史街区日常生活空间的转向研究--基于空间句法和POI数据的实证分析

  历史街区日常生活空间是居民生产生活的载体,其独特的生活实践孕育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精神。然而近年来消费文化的浪潮、传统生产模式与消费意识的转变以及新经济、新功能、新空间的介入对其日常生活空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使其发生转变。本文通过空间句法和典型年份POI数据分析了平江历史街区日常生活空间所发生的转变,并讨论了其对居民现实生活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整合度的核心区域是景区化建设的主要价值高地;街区特有的鱼骨状的组构形态,使平江路成为旅游开发的绝佳舞台;外部资本和客体的大量涌入,使居民让渡着自身生活的场所,高深度值、外界不易到达的空间,是当下居民开展生活实践的主要区域。进一步通过计算空间句法分析结果与POI数据历时性分布的相关性可以看出,居民实际生活相关的功能开始逐渐脱离其日常聚集、活动的场所,并开始远离街区的整合度核心;相较于集聚性和可达性而言,历史街区内业态布局的宏观选择更倾向于高穿行性的场所范围,进而导致了居民日常生活空间与景区舞台表征空间的品质差异;商业化、符号化的景区运营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对居民生活的忽视,居民们现实的生活问题极易被掩盖于繁华、精致、典雅的舞台表征之下。

日常生活空间 历史街区 空间句法 POI数据 生活空间品质

倪烨昭 崔景 佟旭

苏州科技大学

国内会议

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15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